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15, Vol. 10 ›› Issue (7): 1065-1066.doi: 10.4103/1673-5374.160083

• 观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保护与再生 • 上一篇    下一篇

纳米粒子增强周围神经再生:可行的方法?

  

  • 收稿日期:2015-05-23 出版日期:2015-07-24 发布日期:2015-07-24

Metallic nanoparticles for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is it a feasible approach?

Chiara Paviolo, Paul R. Stoddart   

  1. Centre for Micro-Photonics (Paviolo C), Industrial Research Institute Swinburne (Stoddart PR), Faculty of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wthorn, Victoria, Australia
  • Received:2015-05-23 Online:2015-07-24 Published:2015-07-24
  • Contact: Paul R. Stoddart, Ph.D., pstoddart@swin.edu.au.

摘要:

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最大距离被限制为25毫米。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寻找新的方法和材料,以提高神经再生的距离。目前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1)使用具有不同的机械和化学性能支架,2)使用特定的分子(例如神经营养因子,细胞外基质分子,细胞粘附分子或生长因子)促进生长过程,3)将细胞复合神经导管修复神经损伤。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Paul R Stoddart教授发现了一种诱导周围神经再生的新方法。带有不同涂层的金纳米粒子用来刺激NG108-15神经细胞的生长。在不同的光脉冲长度和力度下,等离子体共振颗粒的兴奋,表明激光辐射三天后会对细胞生长产生刺激效应,对细胞活性并无显著影响。根据这一结果,他们也证明了细胞内钙瞬变可被诱导在金纳米粒子培养的神经元细胞光学曝光后。钙离子是常见的信号通路的组成部分,已经被广泛的研究其在神经突延伸中的作用,观察到的现象都是与金纳米粒子等离子体共振激发的瞬间加热有关联。连同其他的发现,金纳米粒子促进神经再生,此研究促进了纳米技术治疗神经疾病在神经修复和细胞治疗上的潜在应用。金纳米粒子被提出用于药物缓释在一些神经系统应用程序中,包括耳蜗和视网膜植入物,靶向给药指中枢神经系统。然而,仍有必要阐明纳米粒子的长期影响,他们是否能引起DNA损伤,对基因表达的长期影响是什么。随着学习的深入,对周围神经再生疗法和新的方法来解决脊髓损伤后的中枢神经系统轴突新的机会将被开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