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16, Vol. 11 ›› Issue (9): 1409-1410.doi: 10.4103/1673-5374.191208

• 观点:退行性病与再生 • 上一篇    下一篇

大麻素CB2受体对损伤的应答及:可作为帕金森病抗炎、神经保护的潜在靶标?

  

  • 收稿日期:2016-08-25 出版日期:2016-09-30 发布日期:2016-09-30
  • 基金资助:
    我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由爱尔兰健康研究委员会(HRA_POR/ 2012/12)支持

Central CB2 receptors in in?ammation-driven neurodegeneration: dysregulation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Ruth M. Concannon#, Eilís Dowd*, #   

  1. Pharmacology & Terapeutics and Galway Neuroscience Centr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Galway, Ireland
  • Received:2016-08-25 Online:2016-09-30 Published:2016-09-30
  • Contact: Eilís Dowd, Ph.D., eilis.dowd@nuigalway.ie.
  • Supported by:
    Our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s supported by the Irish Health Research Board (HRA_POR/2012/12).

摘要:

最近一个时期科学界对神经炎症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病理作用的研究兴趣在持续升温。神经保护策略可以减缓,停止或逆转神经退变,但在临床上尚未得到成功证实,并且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进展的多方位假说概念已经将焦点转向其他促病理因素,特别是神经炎症。神经炎症被认为可以维持神经退变病理过程,与垂死神经元的活化小胶质细胞形成了周期性自持的病理过程,并且,一旦被激活,其可以释放进一步杀死神经元的几种因素。的确,神经炎症证据已经围绕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展开,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神经病理病变区域。此外,流行病学证据表明药物长期施用会具有抗炎作用,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减少神经退变病症的风险。考虑到这一点,抗炎治疗修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概念已经出现。其中一种抗炎性靶标已经获得帕金森病的特别关注,其目标是抗炎和免疫抑制剂大麻素2型受体。已有报道证明,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提高内源性大麻素水平,并调节中央大麻素受体CB1的失调水平,临床上靶向CB1受体已经显示出在治疗症状和药物引起的肌肉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与此相反,针对CB1受体作为神经保护策略的临床前研究不太成功,这也导致了CB2受体作为疾病修正方式兴趣的增强。CB2受体可以在小胶质细胞中表达,并且被激活时,会对这些神经免疫细胞产生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文章集合了当前的最新证据,表明在大脑损伤部位CB2受体表达显著增加,从而来支持这一概念,即该受体的特异性靶向可以打破潜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神经炎症病理性周期和神经退行性病变。

orcid: 0000-0001-9619-2657 (Ruth M. Concannon), 0000-0002-2668-539X (Eilís Dow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