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设计构思介绍
研究表明,发育时期哺乳动物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广泛存在于各脑组织内,即使成年后也可在室管膜下、海马及纹状体处有NSCs分布,并可在一定因素的刺激下发生NSCs脑内迁移,改变了神经系统缺乏再生能力的传统观念,而且,新生动物有着明显优于成年动物的移植内环境和NSCs移植效果,为利用NSCs移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在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的情况下,NSCs移植是否能成为临床治疗包括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在内的CP的有效方法值得期待。本文就超声引导下小儿侧脑室内NSCs移植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进行初步探讨。
2 国内外同类研究水平的介绍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性瘫痪国外发表的文献中尚无临床的应用报道,而我们前期进行了超声引导下神经干细胞脑室移植的临床应用,并且有有文章发表。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3 本文与其他同类研究的比较
利用超声影像技术引导小儿侧脑室穿刺诊断、治疗相关疾病,本文作者在国内较早发表有关文章。
4 专家答疑
专家意见:本文用B超引导下行侧脑室穿刺移植胚胎神经干细胞治疗脑性瘫痪研究,方法学上有一定改进,但是总体感觉科学性不强,病例收集较乱,符合脑性瘫痪的仅有24例,临床疗效判断标准不规范,缺乏有效度和可信度的标准,主要依据脑电图和影像资料很难说明临床效果。
此外,设计中缺乏对照组,没有前期的动物实验作为根据,没有很好的移植标记物作为观察移植细胞存活的依据,虽然在流产孕妇处理胎儿的流程中有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但是对于移植异体胚胎神经干细胞治疗给患儿更应该有严格审查根据,是否经过国家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的审查。
作者回复:
1. 病例收集:小儿脑性瘫痪的严格定义是指患儿出生前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姿势异常、智力、语言发育障碍、癫痫等,诊断及分型主要依据临床的表现,只不过HIE、大脑组织发育不良等所致的小儿中枢性运动、智力的障碍属病因比较明确的病例,而本文主要是小结超声引导下小儿脑室内干细胞移植的基本方法、步骤、不同情况下可采取的手段及注意事项,故病例的收集不是太严格。
2. 疗效判断:诚如专家所言,由于CP是多病因疾病,病理机制尚不清楚,主要依据脑电图和影像资料很难说明临床效果,目前为止CP等的(内科或外科的治疗)疗效的评价仍以临床表现的改善与否为主要依据,本文表2所列的指标是择选小儿临床常用的,脑电图等只是辅助的佐证。
3. 设对照组:本文资料的病例均是已在外院常规治疗过的患儿,自身移植前后的临床表现便可以比较。
4. 动物实验:关于前期的动物实验及观察移植细胞存活的依据,本文的作者屈素清,栾佐等已有相关文章发表,如屈素清,栾佐,尹国才,等.新生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经脑室人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5,43(8):576-579等;本文中仅简述了一段。
5. 严格审查:此方面的程序已由临床科室办理,本文侧重移植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