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13, Vol. 8 ›› Issue (24): 2290-2302.doi: 10.3969/j.issn.1673-5374.2013.24.009
• 综述:退行性病与再生 • 上一篇
Farfán-García Eunice Dalet, Trujillo-Ferrara José Guadalupe, Castillo-Hernández María del Carmen, Guerra-Araiza Christian Humberto, Soriano-Ursúa Marvin Antonio
摘要:
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有针对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生物学的重要的新见解。目前已知的是,变构结合位点与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的附和力和选择性相关,并通过这些受体信号参与到G-蛋白的相关和独立途径。本篇综述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新药物设计这个角度,概括了与其相关的生理学和药理学方面的观点与启示。具体而言,本文探索研究了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多巴胺受体上的变构和结合位点有关的新的可能性,以及治疗阿耳茨海默病的毒蕈碱受体的新可能性。未来的研究可以设法找出能够在相同受体上绑定到多个位点的配体,或同时与两个受体结合形成二聚体。例如,二价药物的设计可以达到同质/异质二聚体多巴胺D2受体,并可成为与帕金森病治疗策略有关的候选药物。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单低聚毒蕈碱受体的二元配体设计可以通过产生有力化合物提高治疗效果,进而能够激活多个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