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14, Vol. 9 ›› Issue (22): 1959-1960.doi: 10.4103/1673-5374.145372

• 观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保护与再生 • 上一篇    下一篇

评估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有效性的新型归一化法

  

  • 收稿日期:2014-10-08 出版日期:2014-11-25 发布日期:2014-11-25

Evaluating nerve guidance conduits for 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 a novel normalization method

Munish B. Shah, Wei Chang, Xiaojun Yu   

  1.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hemical Biology,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oboken, NJ 07030, USA
  • Received:2014-10-08 Online:2014-11-25 Published:2014-11-25
  • Contact: Xiaojun Yu, Ph.D.xyu@stevens.edu.

摘要:

神经导管在引导损伤神经中起着结构导向作用,可桥接损伤神经,促进受损部位的功能恢复。神经缺损长度对神经导管研究提出挑战。修复缺损长度超过10mm的大鼠坐骨神经所需要的神经导管需要有较大的截面面积和辅助因素,如添加生长因子,细胞,蛋白质,及适合的纳米纤维。神经导管的生物材料研究已有相关的文献报告,然而,比较神经导管修复恢复时间及有效性的评估方法还未见报道。如何定量的评估神经导管的有效性是神经导管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神经导管的终极目标是要开发出与自体移植结果相媲美的植入物。“相对再生比”来源于用于规范自体移植物修复神经损伤长度和神经传导速度数据的最优拟合线。作者实验已证明通过对相对再生比的计算,可以得出神经导管相对自体移植物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