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15, Vol. 10 ›› Issue (7): 1047-1049.doi: 10.4103/1673-5374.160074

• 观点:脑损伤修复保护与再生 • 上一篇    下一篇

穿透性颅脑损伤小鼠新模型的意义

  

  • 收稿日期:2015-05-06 出版日期:2015-07-24 发布日期:2015-07-24

Novel rodent models of penetrating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tefan Plantman   

  1. Department of Neuroscience, Retziusväg 8, Karolinska Institutet, 171 77 Stockholm, Sweden
  • Received:2015-05-06 Online:2015-07-24 Published:2015-07-24
  • Contact: Stefan Plantman, Ph.D., Stefan.Plantman@ki.se.
  • Supported by: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Karolinska Institutet.

摘要:

穿透性创伤性脑损伤的发生是要有足够能量穿透皮肤、骨和颅骨、脑膜的物体撞击头部,对脑造成直接实质伤害。穿透性创伤性脑损伤通常与出血、水肿和缺血相关,并有很高的感染风险。以前有关此病的实验研究是用步枪钢球或子弹射击到动物头部进行,如猫,狗,猴,羊等。鉴于这些模型相关联的实际情况和/或道德问题,它们都不是目前可以进行常规使用的动物模型。尽管大型动物可能在大小和生理上与人类更相近,但是啮齿动物更经济,也更容易掌握形态、生化检测以及分子参数处理,另外,规范的行为分析主要是适用于啮齿动物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就有几种用于体重下降、液压冲击和控制皮质影响的创伤性脑损伤的啮齿动物模型,但直到2005年,才开始出现穿透性创伤性脑损伤的啮齿动物模型。威廉姆斯和同事发表了他们的第一篇论文——穿透防弹样脑损伤模型设备。在该模型中,他们使用了一种小的可膨胀探针插入麻醉大鼠脑部并迅速膨胀。通过控制充气气囊压力,该损伤可进行分级,并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再现性,该模型可以再现暂时的空腔高速飞弹穿透组织条件。这意味着该模型的力作用点为垂直定向损伤,因此不太适合于模拟实际冲击或对脑膜、血管和颅骨中的射入伤。另外,在该模型条件下,也难以评估导致损伤的等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