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16, Vol. 11 ›› Issue (4): 559-560.doi: 10.4103/1673-5374.180735

• 观点:脑损伤修复保护与再生 • 上一篇    下一篇

电针预处理防止脑缺血损伤

  

  • 收稿日期:2016-03-05 出版日期:2016-04-30 发布日期:2016-04-30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against cerebral ischemic injury using acupuncture

Philip V. Peplow*, Bridget Martinez   

  1. Department of Anatomy, University of Otago, Dunedin, New Zealand (Peplow PV)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rced, CA, USA (Martinez B)
  • Received:2016-03-05 Online:2016-04-30 Published:2016-04-30
  • Contact: Philip V. Peplow, Ph.D., phil.peplow@stonebow.otago.ac.nz.

摘要:

针灸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已被应用了超过3000年的时间,主要用于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并且临床试验显示,针刺对脑卒中有积极效果,不仅可作为脑卒中后的康复方法,也可诱导脑缺血耐受,尤其是在与电疗结合的预防策略作用更为显著。文章中表示鉴别脑卒中高风险患者将允许采取预防性治疗选择。这将包括曾患有脑卒中或近期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那些患者。
文中表示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致死的主要原因。其中脑卒中是造成60岁以上人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以及成年人后天残疾的主要原因。脑卒中的主要类型是缺血性脑卒中(80%),它细分为自然血栓或栓塞。唯一被FDA批准的缺血性脑卒中干预方法是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的静脉内给药,其在脑卒中发病4.5小时内通过溶解血块或在此期间内(再通)来改善被剥夺了血液的脑部血液流向。经颅激光治疗,使用时间与脑卒中发作相近,并初步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显示出了可喜的成果,但最近一次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NEST-3被终止了,因为在主要终点中分析显示经颅激光治疗与假治疗组相比并无不同,且患者在第90天发生残疾。经颅激光治疗的关键因素是能量将穿透颅骨,由大脑深层结构接收能量,并从脑卒中发病开始治疗。

orcid: 0000-0001-5468-1989 (Philip V. Pep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