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25, Vol. 20 ›› Issue (3): 632-645.doi: 10.4103/NRR.NRR-D-23-01336
Yuanwei Li, Xiaoxiao Xu, Xuan Wu, Jiarui Li, Shiling Chen, Danyang Chen, Gaigai Li* , Zhouping Tang*
摘要:
细胞极化指的是反应性细胞受到不同刺激后表现出双相功能的现象,最为经典的例子是巨噬细胞的M1/M2分型:M1型巨噬细胞能够分泌促炎因子,参与宿主防御,M2型巨噬细胞则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后续的实验发现,这种促炎/抗炎的二元分类理论在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同样适用,并且广泛应用在各种病理环境下对细胞反应性改变的研究中。免疫反应和炎症应答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程进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通过药物抑制具有促炎作用的1型细胞的产生,促进细胞向具有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的2型转化,或者调控1型细胞转为2型细胞,则有望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后过度炎症反应带来的神经损伤,促进神经修复,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文章首先阐述了缺血性脑卒中中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极化现象的研究进展,然后总结了目前已知的这三种细胞极化涉及的信号通路,如TLR4/NF-κB pathway、PPAR/RXR pathway和JAK/STAT pathway,并对细胞极化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利用分子药物调控细胞极化方向具有广阔的前景,通过探索病理状态下反应性细胞表型转变的分子机制,可能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找到新的靶点。
https://orcid.org/0000-0002-4083-8145 (Gaigai Li); https://orcid.org/0000-0002-4153-8590 (Zhouping 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