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18, Vol. 13 ›› Issue (12): 2182-2190.doi: 10.4103/1673-5374.241469
Jiang-Hui Liu1, Qing Tang2, Xiang-Xia Liu2, Jian Qi3, Rui-Xi Zeng2, Zhao-Wei Zhu2, Bo He4, Yang-Bin Xu2
摘要:
衰老引起许旺细胞活性的下降可影响哺乳动物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因此有必要明确与鼠龄有关的影响周围神经生物学功能的基因表达情况。将健康雄性SD大鼠按鼠龄分为幼年组(1周龄)和成年组(12月龄),每组10只。实验取每组4只动物的双侧坐骨神经,用第2代高通量全RNA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两组坐骨神经组织mRNA表达情况,筛选差异表达mRNA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RNA,DEmRNAs);每组取6只大鼠,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结果随机选取18组DEmRNAs进行qRT-PCR检测;结果显示:(1)与1周龄大鼠相比,12月龄大鼠有3608组DEmRNAs,其中2684组上调,924组下调,其功能主要涉及细胞活性、增殖、分化、再生和髓鞘形成等;(2)上调最明显的基因是Thrsp(Log2FC=9.01,P<0.05),下调最明显的基因是COL2A1(Log2FC=-8 89,P < 0.05) ;(3) Go分析表明,DEmRNAs主要集中在寡糖结合、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信号转导通路、肽转运ATP酶活性等生物学过程;(4) KEGG分析显示,大鼠随着鼠龄的增长,DEmRNAs主要富集于甾体生物合成、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通路;(5)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评价NGS的准确性发现,NGS结果与QRT-PCR结果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R2=0.5477,P < 0.05);(6)上述数据可证实,成年 (12月龄)与幼年(1周龄)大鼠坐骨神经的基因表达存在差异,周围神经细胞和微环境随鼠龄的增长而变化,进而可能影响到周围神经的功能和损伤后的修复效果。
orcid:0000-0003-4469-5417(Zhao-Wei Zhu) 0000-0002-9690-4527(Bo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