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19, Vol. 14 ›› Issue (10): 1734-1742.doi: 10.4103/1673-5374.257529
Yun-Kai Xie 1, Xin Zhou 1, 2, Hong-Tao Yuan 1, Jie Qiu 1, Dan-Qing Xin 1, Xi-Li Chu 1, Da-Chuan Wang 1, Zhen Wang 2
摘要:
既往研究认为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白藜芦醇可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实验通过小脑延髓池注射自体血建立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模型,以探讨其机制。在损伤后2,6,24,46h腹腔注射60 mg/kg白藜芦醇进行治疗。损伤后48h以改良的Garci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以干湿法测量脑水肿情况,以TUNEL染色检测前额皮质中神经细胞的凋亡,以比色法检测前额皮质中活性氧和丙二醛水平,以反转录PCR检测前额皮质中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及血红素加氧酶1mRNA的表达水平,以ELISA检测前额皮质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以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葡萄糖调节蛋白78、Chop以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阳性细胞数量,以Western blot分析大脑皮质中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葡萄糖调节蛋白78和Chop的蛋白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显示:(1)白藜芦醇可明显减轻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模型的神经功能缺陷及脑水肿,并减少前额皮质中神经细胞的凋亡;(2)可降低前额皮质中活性氧和丙二醛的水平,上调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和血红素加氧酶1mRNA及蛋白的表达;(3)降低葡萄糖调节蛋白78和Chop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4)活化星形胶质细胞;(5)实验数据表明,白藜芦醇可通过减轻氧化损伤、内质网应激和神经炎症的机制实现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
orcid: 0000-0002-7807-8938 (Da-Chuan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