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22, Vol. 17 ›› Issue (12): 2600-2605.doi: 10.4103/1673-5374.335838
Meng Zhang1, 2, 3, #, Ci Li1, 2, 3, #, Song-Yang Liu1, 2, 3, Feng-Shi Zhang1, 2, 3, Pei-Xun Zhang1, 2, 3, *
摘要:
对侧C7神经转移到正中神经或桡神经的修复方法已成为修复臂丛神经等严重周围神经损伤的重要手段,但单纯通过手术连接神经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并不十分满意。目前基于脑电图的人机界面在促进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控制远端外骨骼进行张开、握拳、手腕外旋等动作,从而在神经损伤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维持靶肌肉活性,促进神经康复效果。为此,文章通过总结基于脑电图的人机界面结合对侧C7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发现:①臂丛神经损伤的神经移位有可能会造成供体区域神经功能缺失,因而只能选择对供体区影响较小的神经如C7神经进行移位修复;单一肌腱的移位不能完全恢复最佳的关节功能,因此常需要同时重建多种功能。②与传统人工康复相比,基于脑电图的人机界面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主动性,促进损伤周围神经再生和皮质重塑,从而更好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③在臂丛神经损伤治疗的早期阶段,采用基于脑电图的人机界面结合对侧C7移位的修复方法,可充分利用大脑的计算能力,并借助外部机械辅助主动控制功能锻炼,极大地促进了术后神经功能的康复;从长远来看,它还可以防止肌肉和靶器官的废用性萎缩,并保持神经肌肉接头的有效性。④当对侧C7神经的断端连接和控制了损伤的远端神经时,促进大脑皮质重塑这一途径对神经功能恢复也特别重要。⑤未来还需深入研究早期运动延缓受损神经肌肉接头解体和促进皮质重塑的机制,这有助于为临床上臂丛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功能康复策略的制定提供新思路。
https://orcid.org/0000-0003-0929-6293 (Pei-Xun 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