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25, Vol. 20 ›› Issue (6): 1628-1643.doi: 10.4103/NRR.NRR-D-23-01660
Yimiao Jiang1, #, Zengxin Qi2, 3, 4, 5, #, Huixian Zhu1, #, Kangli Shen1 , Ruiqi Liu1 , Chenxin Fang1 , Weiwei Lou1 , Yifan Jiang1 , Wangrui Yuan1 , Xin Cao1 , Liang Chen2, 3, 4, 5, *, Qianxing Zhuang1, *
摘要:
苍白球是基底神经节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帕金森病的病理特征是黑质中产生多巴胺的细胞发生变性,由此导致的大脑多巴胺缺乏会引起各种症状,包括运动和非运动症状。然而,在临床和动物模型研究中,苍白球功能障碍与帕金森病症状之间的关系仍不明确。鉴于此,文章概述了苍白球在帕金森病运动和非运动症状中的作用。①内侧苍白球小清蛋白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包括放电率和模式)与帕金森病相关的运动迟缓和僵直密切相关;此外,与运动迟缓和僵直高度相关的β振荡的增加也受外侧苍白球的调节。②运动迟缓和僵直与皮质-基底节-丘脑-皮质环路中多巴胺能投射的缺失密切相关;静止性震颤是由于病理信号从基底节通过运动皮层传递到小脑-腹侧中间核回路所致;皮质-纹状体-苍白球环路负责传递苍白球相关睡眠障碍。③针对帕利迪病苍白球的治疗策略重点是药物治疗和脑深部刺激。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早期运动症状的主要治疗方法。脑深部刺激的临床应用表明,它能有效缓解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尤其是左旋多巴引起的运动障碍。内侧苍白球-脑深部刺激可以改善震颤为主型和非震颤为主型帕金森病亚型患者的运动功能,外侧苍白球-脑深部刺激会改变整个基底节-丘脑网络的神经活动时间模式。④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寻找治疗帕金森病的多靶点新药可以从苍白球神经元的组成、作用于苍白球神经元的神经递质、苍白球神经元的电活动及其形成的神经回路等方面入手。未来深入研究与苍白球相关的脑深部刺激治疗的潜在核内和神经回路机制,有助于控制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脑深部刺激的副反应。
https://orcid.org/0000-0002-2373-5363 (Liang Chen); https://orcid.org/0000-0002-7784-4688 (Qianxing Z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