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18, Vol. 13 ›› Issue (3): 510-517.doi: 10.4103/1673-5374.228757
Yan-wei Yang, Yun-lu Wang, Jia-kai Lu, Lei Tian, Mu Jin, Wei-ping Cheng
摘要:
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氙气延迟后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明显强于氙气即刻后处理,但机制不明。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中主要的炎症细胞之一,激活后释放促炎因子可导致组织损伤。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可缓解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为观察氙气即刻后处理和延迟后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炎性因子调控的影响。实验采用胸主动脉球囊阻断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兔模型后,分别给予两种干预:氙气即刻后处理即在再灌注后即刻吸入50%氙气1 h,然后吸入50%氮气2 h;氙气延迟后处理即在再灌注后即刻吸入50%氮气2h,然后吸入50%氙气1 h。分别在再灌注后4,8,24,48和72 h采用兔后肢运动功能评分(Jacob’s评分)对各组兔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再灌注后72 h,利用蛋白定量分析法检测各组脊髓中白细胞介素素6,10表达,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蛋白定量分析法检测各组脊髓中小胶质细胞特征性标记物Iba-1表达水平,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脊髓损伤区域正常神经元形态并计数。结果显示,再灌注后72 h,氙气延迟后处理显著提升了脊髓缺血再灌注后兔后肢运动功能,增加脊髓损伤区域正常神经元数量,并且降低脊髓组织中Iba-1的表达水平,抑制了脊髓中白细胞介素素6,10表达,而氙气即刻后处理组则对上述结果指标的改善无显著影响,上述数据说明,氙气延迟后处理可能通过降低脊髓损伤后的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及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素6,10的释放,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orcid:0000-0003-3434-0954(Wei-ping Cheng) 0000-0001-7926-2561(Mu 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