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13, Vol. 8 ›› Issue (24): 2213-2224.doi: 10.3969/j.issn.1673-5374.2013.24.001
• 原著:脊髓损伤修复保护与再生 • 下一篇
Jianlong Wang1, Jianfeng Sun2, Yongxiang Tang3, Gangwen Guo1, Xiaozhe Zhou1, Yanliang Chen1, Minren Shen1
摘要:
近年来研究表明,受损脊髓损伤远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由于失去高位神经中枢的联系,同样会发生继发性退变和损害。实验采用改良Allen’s撞击法建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以蛛网膜下腔置管分多次局部注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溶液。结果显示,注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脊髓损伤大鼠BBB评分较高,运动功能恢复更好;苏木精-伊红染色脊髓胶质瘢痕增生不明显,胫前肌肌纤维进行性萎缩较轻。胫前肌与脊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乙酰胆碱酯酶免疫组化染色吸光度值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注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后染色的吸光度值较高。结果说明,脊髓损伤后远端运动神经元及运动终板发生了退变,且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内与运动终板内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乙酰胆碱酯酶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通过减轻脊髓损伤后脊髓远端前角运动神经元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和使乙酰胆碱酯酶的下降而保护运动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