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13, Vol. 8 ›› Issue (19): 1733-1742.doi: 10.3969/j.issn.1673-5374.2013.19.001
• 原著:脑损伤修复保护与再生 • 下一篇
Yaping Huai1, Yanhong Dong2, Jing Xu1, Nan Meng1, Chunfeng Song3, Wenbin Li4, Peiyuan Lv1, 2
摘要:
芹菜籽提取物丁苯酞是目前中国的新型抗脑缺血药物,目前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类新药。临床上左旋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并且活化的Akt激酶通路可在脑卒中后阻止神经细胞死亡从而提供神经保护作用。实验以此设想左旋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作用机制在于活化Akt激酶通路。实验采用脑反复缺血再灌注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于造模前7 d用左旋丁苯酞灌胃,每日1次,共7 d,设为预防性应用组。于造模后第2天给予左旋丁苯酞灌胃,每日1次,共28 d,设为治疗性应用组。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发现,造模4周后,预防性应用和治疗性应用左旋丁苯酞均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缺陷,且以预防性应用左旋丁苯酞效果显著。硫堇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预防性应用和治疗性应用左旋丁苯酞可减少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量的丢失,减轻细胞损伤程度,并可伴随海马区磷酸化Akt蛋白表达增多。说明左旋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海马中的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