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25, Vol. 20 ›› Issue (12): 3349-3369.doi: NRR.NRR-D-24-00630
• 综述:退行性病与再生 • 下一篇
Yichen Peng1 , Li Zhou1 , Yaju Jin1 , Danli Wu1 , Na Chen1 , Chengcai Zhang1 , Hongpeng Liu1 , Chunlan Li1 , Rong Ning1 , Xichen Yang1 , Qiuyue Mao1 , Jiaxin Liu2, *, Pengyue Zhang1, *
摘要:
细胞器之间的信息和物质交换可调节细胞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水平。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是内质网膜和线粒体外膜之间的物理接触通道,由一系列蛋白质或蛋白质复合物形成。这种微观结构可介导多种特殊功能,如Ca2+信号传导、自噬、线粒体形态动力学、氧化应激和凋亡。而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介导的Ca2+信号转导紊乱是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的关键基础。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上的一些蛋白质或蛋白质复合物可直接或间接调节内质网和线粒体之间的距离以及Ca2+信号转导,且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介导的Ca2+信号传导会影响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介介导的其他功能。这些功能在缺血性脑卒中、创伤性脑损伤、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亨廷顿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发挥的作用存在一定差异。对这些神经系统疾病相关通路和功能蛋白的靶向调控常可促进受损神经元的再生和修复,进而改善神经功能。因此,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介导的Ca2+信号传导在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能成为重要的治疗靶点。此次综述重点介绍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中蛋白质复合物的作用以及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介导的Ca2+信号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不同作用,即长期线粒体Ca2+超载或缺乏引起的早期保护作用和神经元损伤。文章全面分析了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介导的Ca2+信号传导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不同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探索促进神经保护和神经修复的相关治疗靶点。
https://orcid.org/0000-0002-7381-9303 (Pengyue Zhang); https://orcid.org/0000-0003-3508-9132 (Jiaxin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