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26, Vol. 21 ›› Issue (4): 1409-1427.doi: 10.4103/NRR.NRR-D-24-01507
Min Zhou1, #, Min Zheng1, #, Siyao Liang1, #, Maomao Li1 , Jiarui Ma1 , Shiyu Zhang1 , Xinyao Song1 , Yonglin Hu2 , Yuhong Lyu1, *, Xingkun Ou2, *, Changwu Yue1, 3, *
摘要:
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愈率很低,人们急需寻找更好的干预方法。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来干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文章的目的是综述线粒体功能障碍与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和机制,旨在揭示线粒体靶向干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内在潜力,寻找更多可行的新疗法。文章详细综述了针对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线粒体靶向干预方法,包括促进线粒体自噬、抑制线粒体分裂、促进线粒体生物生成、针对线粒体的抗氧化剂、线粒体移植,这些方法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在的局限性,适用于不同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策略。促进线粒体吞噬和抑制线粒体分裂可能对延缓疾病进展特别有效,尤其是在疾病的早期阶段。促进线粒体生物生成和靶向线粒体抗氧化剂可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和能量代谢,从而在疾病的中期阶段提供更多的治疗益处。线粒体移植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但其恢复受损细胞功能的潜力巨大。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这些干预方法的机制和效果,特别是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或纳米技术等开发新的靶向线粒体干预策略,可能会为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同时,整合多种干预方法的联合治疗策略也可能是改善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
https://orcid.org/0000-0003-1859-2457 (Yuhong Lyu); https://orcid.org/0000-0003-2208-9686 (Xingkun Ou);
https://orcid.org/0000-0003-2679-5772 (Changwu 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