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26, Vol. 21 ›› Issue (6): 2157-2174.doi: 10.4103/NRR.NRR-D-25-00016
Na Qin1, #, Rujuan Liu1, 2, #, Rong Deng1 , Liuliu Shi1, 3, Lei Wang4 , Ting Zhu1, *
摘要:
线粒体功能障碍调控在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涉及线粒体生物生成、线粒体融合与裂变、线粒体转运、线粒体自噬、线粒体凋亡和氧化应激等一系列动态过程。随着人们对线粒体功能障碍调控在脑卒中后神经损伤中的关键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线粒体功能障碍调控已成为预防和治疗脑卒中的潜在靶点。此外,由于脑卒中的有效治疗方法极其有限,而天然产物目前具有一些突出的优势。此综述的目的是阐述天然产物靶向治疗脑卒中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的研究结果和作用机制。天然产物通过多靶点线粒体功能障碍调控实现神经保护:①线粒体生物发生:虫草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激活PGC-1α/NRF通路,促进线粒体DNA复制与呼吸链蛋白合成,恢复缺血半暗带能量供应;②线粒体动力学平衡:人参皂苷Rb1抑制Drp1过度磷酸化,上调Mfn2表达,减少线粒体碎片化,维持神经元突触功能;③线粒体自噬:绞股蓝皂苷XVII通过PINK1/Parkin途径选择性清除损伤线粒体,阻断ROS,NLRP3炎症小体级联反应,减轻血脑屏障破坏;④抗凋亡机制:银杏内酯K抑制Bax线粒体转位,下调caspase-3/9活性,减少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神经元程序性死亡;⑤氧化应激调控:迷迭香酸激活Nrf2/HO-1信号,增强SOD/GPx抗氧化酶活性,中和血红蛋白分解产生的自由基;⑥跨细胞线粒体转运:丹参酮IIA促进星形胶质细胞通过LRP1-ARF1轴向神经元转移健康线粒体,挽救缺血核心区能量危机。已有研究证实,天然产物通过多维度干预线粒体功能障碍调控,在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模型中均表现出神经保护作用,但其临床转化仍面临挑战,如成分复杂性导致的标准化难题、跨区域临床数据不足及长期安全性评估缺失。未来研究需结合单细胞测序、类器官模型等新技术深入解析天然产物的线粒体靶向机制,并通过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其疗效,为开发新型抗脑卒中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和转化路径。
https://orcid.org/0009-0005-5426-7100 (Ting 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