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13, Vol. 8 ›› Issue (24): 2249-2255.doi: 10.3969/j.issn.1673-5374.2013.24.004
Lihua Liu1, 2, Saiping Luo3, Leping Zeng4, Weihong Wang2, Liming Yuan5, Xiaohong Jian5
摘要:
蓝斑神经元的死亡数目与β淀粉样蛋白沉积及阿尔茨海默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携带有突变β-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和突变早老素1基因(APP/PS1)的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是目前研究阿尔茨海默病较好的动物模型,但围绕该模型的研究主要关注海马和皮质改变。鉴于此,实验选用五六月龄年轻组雌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与及十六七月龄老年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进行实验,每组均设同龄野生型小鼠作对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老年组野生型小鼠比较,老年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蓝斑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胞体变大,细胞总数量减少23%,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纤维少而粗短、有断裂。无偏差体视学方法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蓝斑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平均体积较年轻组增加,并与蓝斑总体积呈正相关。说明APP/PS1双转基因老年小鼠蓝斑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和纤维较易发生退行性病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