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13, Vol. 8 ›› Issue (13): 1201-1209.doi: 10.3969/j.issn.1673-5374.2013.13.005
Yi Li1, Xuming Hua1, Fang Hua2, Wenwei Mao3, Liang Wan1, Shiting Li1
摘要:
目前研究认为,骨髓细胞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是通过分泌大量营养因子发挥治疗作用,骨髓再生细胞具有较强分泌营养因子能力。鉴于此,采集大鼠股骨和胫骨的骨髓细胞制备骨髓细胞,采集经过尾静脉注射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后第7天的大鼠股骨和胫骨的骨髓细胞制备骨髓再生细胞,将上述两种细胞分别尾静脉注射于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免疫组织学染色和RT-PCR检测发现,骨髓细胞和骨髓再生细胞均在移植后迁移到大鼠缺血区--皮质和纹状体梗死区并存活,并可促进大鼠缺血半暗带区--皮质和纹状体梗死中心周围缺血边缘区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促进缺血血管再生、缩小梗死灶体积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在上述所有疗效中骨髓再生细胞作用最强。说明骨髓再生细胞可作为更为优越的种子细胞诱导缺血脑组织神经和血管再生,促进血管再生因子分泌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