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13, Vol. 8 ›› Issue (27): 2531-2539.doi: 10.3969/j.issn.1673-5374.2013.27.004
Guanghao Zhang1, Xiaolin Huo1, Aihua Wang1, Changzhe Wu1, Cheng Zhang1, Jinzhu Bai2
摘要:
损伤电位是在损伤处与正常处之间形成的直流电位差,其初始值是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在损伤电流中,钠、钙等阳离子占多数。损伤电位与损伤电流都可以通过直流电场刺激进行调节,但是电刺激参数很难抉择。实验将损伤电位作为调整电刺激强度的指标,在大鼠脊髓损伤处放置阳极,损伤节段的头侧和尾侧放置阴极,通过调节刺激电压可将损伤电位调节至大于0 mV,设为阳极中心组;同时反转电极极性将损伤电位调整至-70 mV,即静息膜电位,设为阴极中心组;并以不施加电刺激的大鼠作为对照,分别对3组大鼠进行电刺激。结果显示,不论在脊髓损伤处放置阳极还是阴极,大鼠电刺激30 min后测得的损伤电位绝对值均大于对照组损伤电位,但是小于其初始损伤电位的绝对值。结果证实,采用交换电场极性的刺激方法可有效调节大鼠损伤脊髓的损伤电位,可能有利于细胞膜的自发修复,减少了阳离子内流。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