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26, Vol. 21 ›› Issue (2): 478-490.doi: 10.4103/NRR.NRR-D-24-00720
Hongli Chen1, 2, *, Na Li2 , Yuanhao Cai2, 3, Chunyan Ma2 , Yutong Ye2 , Xinyu Shi2 , Jun Guo2 , Zhibo Han4 , Yi Liu2 , Xunbin Wei5, *
摘要:
近年来,外泌体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手段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外泌体体积微小,能有效通过血脑屏障,靶向治疗脑深部病变。最近的研究表明,来自不同细胞的外泌体可通过调节各种炎症细胞因子、mRNA和病变蛋白的表达,从而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进展,发挥治疗作用。然而,外泌体由脂质双层膜组成,缺乏识别特异性靶细胞的能力,当它们与非特异性细胞相互作用时,这种局限性会导致副反应和毒性。逐渐增多的证据表明,表面修饰的外泌体具有更强的靶向性,可用作靶向给药载体,实现定点给药,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为此,文章对旨在阐明外泌体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治疗潜力和修饰方法的现有研究进行了最新综述发现,外泌体可以有效地穿过血脑屏障递送药物发挥治疗作用,也可以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标志物;文章还介绍了增强外泌体靶向性的策略,如基因修饰、化学修饰(共价修饰:点击化学和代谢工程;非共价修饰:多价静电相互作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基于适体的修饰和锚定CPO5肽的修饰)和纳米材料修饰,证实了外泌体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潜力。然而,外泌体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中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应改进外泌体的制备、表征和优化方法,降低外泌体应用的副反应,而外泌体的应用范围和安全性还需要未来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https://orcid.org/0000-0001-5580-707X (Hongli Chen); https://orcid.org/0000-0002-4269-9943 (Xunbin 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