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21, Vol. 21 ›› Issue (5): 1947-1960.doi: 10.4103/NRR.NRR-D-24-01338
Senlin Chai1, 2, Ning Zhang1, 2, Can Cui1, 2, Zhengyuan Bao3 , Qianjin Wang1, 2, Wujian Lin1, 2, Ronald Man Yeung Wong1 , Sheung Wai Law1 , Rebecca Schönmehl4 , Christoph Brochhausen4 , Wing Hoi Cheung1, 2, *
摘要:
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被广泛认为是老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并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老化过程中运动神经元的退化是导致肌肉疏松症进展的关键病理因素。然而,人们对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变化及其在衰老过程中神经肌肉接头(NMJ)退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仍然知之甚少。此系统综述对 PubMed、Web of Science 和 Embase 数据库(最后访问日期:2024 年 10 月 30 日)进行了检索,检索词包括 “线粒体”、“衰老 ”和 “NMJ”。包含老化过程中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神经肌肉接头退化的临床和临床前研究。27 项研究被纳入本系统综述。此系统综述概述了衰老过程中神经肌肉接头、线粒体形态、生物合成、呼吸链功能和有丝分裂的形态、功能和生物学变化。重点是老化过程中线粒体和神经肌肉接头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衰老的特征是线粒体融合/分裂循环、生物合成和线粒体质量控制的显著减少,这可能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功能障碍、神经支配和体能低下。表现出氧化还原敏感性的运动神经末梢最先出现异常,最终通过受损的神经肌肉接头传输功能导致肌肉力量的早期下降。Pparg 辅激活因子 1 alpha 是一种调节线粒体生物生成的关键分子,可调节各种途径,包括线粒体呼吸链、能量缺乏、氧化应激和炎症。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肌肉接头神经支配和乙酰胆碱受体的断裂有关,导致肌肉萎缩和老化过程中的力量下降。物理疗法、药物疗法和基因疗法可通过恢复线粒体功能来缓解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退化和功能衰退。因此,线粒体被认为是在衰老过程中保护神经肌肉接头形态和功能以治疗少肌症的潜在靶点。
https://orcid.org/0000-0003-3247-8255 (Wing Hoi Ch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