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26, Vol. 21 ›› Issue (3): 938-956.doi: 10.4103/NRR.NRR-D-24-01265
Shimin Pang1 , Zhili Ren2, *, Hui Ding2 , Piu Chan1, 2, 3
摘要:
短链脂肪酸是肠道微生物群发酵膳食纤维产生的代谢产物,因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尤其是帕金森病的关系而备受关注。此综述总结了帕金森病患者各类样本中短链脂肪酸水平的变化和短链脂肪酸产菌丰度的变化,强调了肠道平衡失调在帕金森病发病和进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文章以神经系统为重点,讨论了短链脂肪酸影响肠道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稳态的分子机制,确定短链脂肪酸是通过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或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影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生长、功能和修复的关键因素。重要的是,由短链脂肪酸介导的肠道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紊乱可能会导致 α突触核蛋白表达异常和胃肠道运动障碍,这可能是帕金森病的起始事件。此外,文章还提出短链脂肪酸可通过迷走神经、免疫循环和内分泌信号在肠道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揭示其在α-突触核蛋白从肠道向大脑传递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文章最后阐明了针对短链脂肪酸的新型帕金森病治疗策略,并探讨了将基于短链脂肪酸的疗法转化为临床实践所面临的挑战。总之,此综述从神经系统的角度强调了短链脂肪酸在调节肠脑轴完整性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意义。此外,它还强调了短链脂肪酸在早期帕金森病干预中的潜在价值。未来对短链脂肪酸的分子机制及其与其他肠道代谢产物的协同作用的研究将有可能推动基于短链脂肪酸的治疗帕金森病的创新疗法的临床转化。
https://orcid.org/0000-0003-4807-7106 (Zhili 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