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2026, Vol. 21 ›› Issue (3): 887-907.doi: 10.4103/NRR.NRR-D-24-01398
Yujia Lu1, 2, #, Jie Jin1, 2, #, Huajing Zhang1, 2, #, Qianying Lu1, 2, Yingyi Zhang1, 2, Chuanchuan Liu1, 2, Yangfan Liang1, 2, Sijia Tian1, 2, Yanmei Zhao1, 2, *, Haojun Fan1, 2, *
摘要:
血脑屏障破坏和神经炎症反应是创伤性脑损伤尤为突出的病理特征,对创伤性脑损伤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此综述阐述了目前对创伤性脑损伤中血脑屏障破坏和神经炎症之间双向关系的认识,以及创伤性脑损伤的新治疗策略。文献结果显示,创伤性脑损伤后,血脑屏障破坏和神经炎症反应是关键的病理特征。创伤性脑损伤后的急性期的病理特点是原发性血脑屏障破坏和炎症级联激活,亚急性期的病理特点是修复机制和炎症调节,慢性期的病理特点表现出持续的低度炎症和不完全的血脑屏障恢复。血脑屏障的结构改变、炎症级联、细胞外基质重塑等多种生理变化相互影响,受遗传、年龄、性别和环境因素作用。血脑屏障通透性与神经炎症之间的动态平衡受到激素调节,尤其是性激素和压力激素的影响,此外,胃肠激素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目前的创伤性脑损伤治疗策略包括传统药物治疗、多模式监测、高压氧疗法和无创脑刺激等多种方法,人工智能在治疗决策和个性化治疗中也展现出一定潜力。新兴的序贯组合策略和精准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但存在对慢性期机制研究不足、技术整合困难等挑战。未来的创伤性脑损伤研究应关注个性化治疗策略、技术标准化、成本效益评估和合并症患者需求,采用多学科方法推进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https://orcid.org/0000-0002-8572-6470 (Yanmei Zhao); https://orcid.org/0000-0003-1111-0232 (Haojun Fan)